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人民幣若大升 台幣受波及

人民幣若大升 台幣受波及(本文由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口述)

美國參議院於12日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引發外界一片譁然。該法案接下來將送眾議院審議,美國眾議院議長John A. Boehner日前已表明反對態度,此法案在眾議院通過的可能性不高。即使順利通過眾議院這關,美國白宮也表明人民幣法案有違反世貿組織(WTO)規範的隱憂,全案通過的可能性很低。
美國「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內容是:如果能夠證明人民幣匯率低估,可以對中國課徵懲罰性的關稅,這一點,和過去的301條款不太一樣。
有別美國301條款針對特定的品項實施,「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是全面性的懲罰條款,因此,白宮才會對可能違反WTO規範感到憂慮。
儘管法案闖關成功機率不大,但這個法案反映美國長期以來對人民幣匯率低估的爭議,事實上,2003年起,美國便有議員提案要求人民幣升值,否則就要對大陸輸美貨品加徵27.5%進口關稅。
儘管,這些法案最後都不了了之,但此議題並未完全平息,議題一直存在,代表美國方面對人民幣低估這件事是高度關切。
目前,人民幣每年以5%6%幅度升值,但美國對中國年度逆差仍高達2,700多億美元,過去十年內已大幅成長三倍,但人民幣低估爭議依然不斷,代表美方對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相當在意,但人民幣匯率仍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完全照美國的想法快速升值。
對於人民幣法案,其實美國本身也出現兩派不同意見。贊成懲罰性關稅者大部分是小型廠商,因為這些廠商,長期和中國競爭,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對美國小型廠商不利。
至於美國的大型廠商,則反對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因跨國廠商可能得從中國進口原料,課徵懲罰性關稅無疑是增加廠商自己的購料成本,所以就連美國,對於人民幣法案都有正反兩派不同意見。
個人認為,這個法案在這個節骨眼提出來,很符合目前美國的政治與經濟氛圍。美國失業率超過9%,民間聲浪認為,美國失業率這麼高,與對中國逆差擴大、人民幣匯率低估,工作機會流失到中國有很大關係,這是美國的政治氛圍。
既然美國將降低失業率列為施政重點,人民幣就必須多升值一些,這樣也較為符合經濟上的氛圍。
人民幣匯率低估幾乎成為市場共識,另外一個原因是放眼幾個大型經濟體,歐洲有債信問題,美國有二次衰退疑慮,大陸是唯一保有高度經濟成長的主要經濟體。
正當各國多方設法,卻仍無法成功創造內需時,提振經濟就只能仰賴外需成長。既然中國是唯一保有高經濟成長的國家,是不是該讓人民幣匯率多升一些,讓美國的產品競爭力能夠提升、扶助出口,並減少進口。
接下來這段時間,美國眾議院如果否決,全案就劃下句點;即使眾議院過關,因白宮還有疑慮,若美國總統歐巴馬沒簽署的話,此案也無法過關。但就算法案沒能通過,美國對人民幣匯率低估的疑慮,還是會繼續拖下去。
即使該法案沒能過關,但還是反映出,美國對人民幣應加速升值的態度,中國還是會感受到人民幣升值壓力。

我們做過簡單的研究,新台幣匯率不只會受到美元匯率影響,同時也會與人民幣匯率連動,只是受美元匯率牽引的程度,高於人民幣。從歷史經驗來看,若人民幣因美國行動出現大幅升值,新台幣匯率很難不受影響,將會跟進人民幣重啟升值行情。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