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全球標下國華人壽獲賠付883億

全球標下國華人壽獲賠付883
記者彭禎伶
國華人壽相關資產負債讓與,昨(27)日確定由全球人壽以安定基金彌補883.68億元的價格得標,這是台灣保險史近40多年來首家壽險公司退場,也創下台灣金融史上彌補金額最大的退場案。國華人壽到月底淨值缺口754億元,在安定基金一次以現金彌補後,總資產將近3,200億元,全球人壽預計明年月底前概括承受相關資產,總資產躍升為5,600億元,成為台灣第七大壽險公司。 全球人壽表示,所有國華人壽保戶權益、保單權益均不會受到影響。金管會、安定基金都表示,這次全球人壽出價低於市場預期,也遠低於去年金管會洽台灣金控承受國華人壽的價格。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指出,883.68億元畢竟是一筆很大的金額,未來金管會絕對會強化對全球人壽的監理,讓其業務、財務朝更健全的方向發展。
全球人壽在投標時已承諾年不出脫經營權;保險局長曾玉瓊表示,將從大面向強化監理︰、全球人壽概括承受資產後,須作資產負債管理、RBC不足仍要增資;、要設立席獨董監督公司營運;、資金運用要在保險局監督下,完全合乎規範;、加強全球人壽風險控管;五、嚴格要求全球人壽內稽內控;六、不動產投資絕對要符合新的大項規定;七、確保長期穩健經營。
金管會將給予全球人壽長達20年行政寬容,原先傳出是RBC總係數分20年調整,確保每年都能在200%以上,但曾玉瓊表示,只有國華人壽高利率保單部分分開計算,並不是總係數的調整,全球人壽仍可能需要增資。
安定基金昨天辦理國華人壽資產負債標售,一早即有全球人壽、中信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投標,但首輪彌補金額全數在千億元以上,未落入底價區間,但全球人壽即以出價最低進入第二輪議價,只是仍未能成功拉近距離。
下午時多,三家買家全數再出價,仍未能落入底價,接著展開第四輪議價,仍是由全球人壽優先議價,最後下午點半,安定基金確定全球人壽議價結果落入底價區間,以彌補883.68億元得標,低於市場預期1,000億元以上,也低於去年台灣金控的2,000億元。
安定基金表示,目前帳上180多億元,加上金管會撥入金融營業稅預備金,預計要再向銀行團借560億元,一次賠付給全球人壽,最晚明年月底前交割。
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年解決國華利差損
記者張中昌
國華人壽標售案由全球人壽得標,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昨(27)日指出,他不認為全球人壽是「黑馬」,至於脫穎而出的關鍵,是全球人壽是目前市場少數沒有利差損的公司,併購國華人壽相對較無包袱,且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年就能解決國華人壽的利差損問題。據悉,全球人壽訂出安定基金賠付883.68億元的金額,內部經過精算,還委託包括瑞銀(UBS)等專業投資銀行建議,審慎評估不會對公司未來財務、經營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大幅提升資產規模至6,000多億元,躍升為國內前大壽險公司。
全球人壽總經理陳汝亮表示,國華人壽現在平均保單期間約40年,有足夠時間慢慢彌平利差損,預估這約要花20年的時間,可是在最理想狀況下,即20142015年利率如果開始反轉,不排除有機會在年內就可解決國華人壽的利差損問題。
全球人壽現階段資本適足率(RBC)250%,未來因有20年的行政寬容,RBC仍會符合主管機關要求,淨值同樣能增加。全球人壽原計畫上市上櫃,劉先覺表示,現在因為併購國華人壽,時間點上可能要與董事會再討論,但上市櫃目標沒有改變。
據國華人壽網站公告,截至今年第季止,國華人壽淨值虧損為753億元,劉先覺強調,這次安定基金賠付的883.68億元,將會先用來彌補國華人壽淨值虧損的問題,剩餘部分則用來強化RBC、責任準備金,不會有一毛錢進入股東口袋。
至於保戶、員工權益,他指出,除了既有保戶不會受到影響,保險安定基金也有提出員工安置計畫,且國華人壽業務部隊十分優秀,今年前月還有50多億元的等價保費業績,未來與全球人壽外勤人員整合後,人數可近4,500人,全球人壽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也有機會從第11名升至第67名。
新聞分析-壽險業退場機制 確立
彭禎伶
歷經年多,國華人壽算是確立了台灣壽險業的退場機制,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及保險局長曾玉瓊27日承諾,未來再有壽險公司退場,保戶權益絕對優先考量,現有保單的保額不調降、保費不會提高,員工權益也在保障範圍內。
至今年月底,壽險市場仍有家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朝陽人壽已接近轉負為正的邊緣,淨值缺口億元左右;幸福人壽、國寶人壽缺口仍各有約200億元,保險局已要求這些公司改善財務狀況,一方面要求增資,另方面針對較高風險的投資與保單,請公司注意風險控管。
對國華人壽成功用賠付883.68億元標脫,的確該給金管會、安定基金拍拍手,因為省下不少錢,又能儘速定案減少市場不確定性。標售底價在850億元,面對眾買家首輪出價都在1,000億元以上,能成功議價讓買家落入底價區間,金管會用了不少行政寬容為誘因,但後續如何強化監理,不讓國華人壽的資產拖累全球人壽,將是金管會另一項重責大任。
壽險業者對全球人壽883.68億元的出價全都「咋舌」,國華人壽平均資金成本5%多,現在整體壽險業最多投報率也只近4%,一個百分點的利差損,一年就是30多億元的虧損壓力;更遑論全球人壽一次要拿到近900億元的現金,加上國華人壽目前帳上就有近700億元的現金,但公債利率僅1%多,如何去化現金、提高投報率,不再創造另一個問題,才是檢驗退場成功與否的關鍵。
安定基金賠付了國華人壽就已「阮囊羞澀」,帳上現金全賠出去,加上申請150億元左右的非銀行金融營業稅預備金,還要向銀行借貸560億元,光是每年用安定基金18億元的保費收入,加上76億元的營業稅收入,都要還年,若要再處理其他壽險公司的退場,恐怕安定基金要負債10年以上。
儘管如此,金管會仍應速戰速決,讓壽險市場全都是健康的公司,那麼金融監理就可專心考慮開哪些門,讓壽險業經營及投資空間更大。
2012-11-28 工商時報
賠付金 創新高 全球人壽 異軍突起吃下國華人壽
劉宗志
保戶逾百萬戶的國華人壽昨天舉行標售,結果由全球人壽獲得883.68億元的賠付金額得標,創下政府處理國內問題金融機構賠付金額最高紀錄。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朱雲鵬指出,保險安定基金以「補償」得標者883.68億元的金額標出,相對先前市場預估要賠付千億元,此次得標金額「低於市場預期」,賠付金額較少。會後,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舉行記者會表示,原有國華人壽約140萬戶全體保戶權益都不會受到影響。
至於外界關切全球人壽「小吃大」拿下國華人壽,金管會說,將會監督全球人壽財務狀況、長期經營承諾(至少七年)、資金運用、內控與風控、設立獨立董事等五大面向,要求全球人壽遵守約定,保障國華人壽保戶與員工權益。
當初,國華人壽因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法定標準200%,且經金管會多次要求限期辦理增資未能完成,再加沒有監察人可監督公司業務執行,金管會考量保戶權益,於2009年 八月四日 宣布接管國華人壽。國華人壽淨值也從當初被接管的-579億元,擴大到今年上半年的-753億元。歷經三年多、數次處理未果的波折,國華人壽昨日終於順利標出。朱雲鵬指出,此次全球人壽得標,金額低於市場預期,更遠低於先前和台銀洽談時的金額,且投標過程合法、投標者也符合資格審查。
保險安定基金表示,預計最晚明年三月底前完成交割,如果程序順利,時間也可能提前。至於交割金額,到時候會一次給付,財源會由保險安定基金、金融營業稅特別準金來支應,其他不足部分的金額有560億元,將向銀行團聯貸,預計聯貸流程約需三個月時間。
至於國華保戶、員工最關心的權益問題,保險安定基金強調,此次標售是採取營業讓與,包含所有保單與所有員工都移轉給全球人壽,全球人壽不能對國華保戶的權益有任何調整,以保障保戶權益。至於員工部分,相關安置計劃、重新聘用、長期經營的承諾,全球人壽也必須達到要求,且這部分先前也已和國華人壽工會協商過。
外界預期這次標售買家包括中信人壽、台壽、三商美邦、全球人壽,昨天只有中信、三商美邦、全球三家投標,原本得標呼聲較高的中信、三商美邦鍛羽而歸,由全球人壽異軍突起拿下國華人壽,震撼業界。
金管會加強監理「全球」經營
全球人壽「小吃大」拿下國華人壽,金管會昨天表示,會監督全球人壽確實遵守約定,保障國華人壽保戶與員工相關權益。金管會將針對全球的財務狀況、長期經營承諾(至少七年)、資金運用、內控與風控、設立獨立董事等五大面向,要求全球人壽遵守。由於此次安定基金將賠付全球人壽逾八百億元,再加全球人壽此次是「以小吃大」,如何確保未來穩健經營?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指出,國華人壽潛在買家都有經過「資格審查」,在資格標通過後,昨天是進行價格標的競價。對於買家的條件限制,必須符合資本適足率200%以上、淨值超過三十億元、長期經營能力、良好公司治理,全球人壽在這方面先前已通過資格審查,未來也會主動了解公司資金運用的狀況。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曾玉瓊昨天指出,為了保障國華人壽保戶權益,並確保全球人壽未來穩健經營。將從多面向加強監理,包括財務狀況、長期經營承諾,以及資金運用、風險控管、內稽內控等方面嚴格監理。此外,也會要求全球人壽必須設立三名獨立董事,以目前全球已有二位獨董來看,還必須再增設一名。
曾玉瓊指出,據民國100年資料,全球人壽總保費市占率為1%,國華人壽為1.74%,未來全球概括承受國華保單後,預計市占率將達2.74%。此外,國華人壽保單共215萬件,保戶人數約140萬戶;全球人壽保單137萬件,保戶共90萬戶。
全球人壽:可望擠進台灣前十大
全球人壽以新台幣883.68億元的保險安定基金補助金額,標下國華人壽。全球人壽昨天表示,未來業務人力將增加到4,500人,且原來國華人壽所有保戶的權益都不會受到影響。
全球人壽董事長劉先覺表示,這次883.68億元的投標金額,是考量整體經營綜效所計算出來的合理價格。全球人壽目前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良好,加上本身的保單並沒有利差損問題,先期還有利差益可以挹注國華人壽。
劉先覺指出,合併國華人壽後,業務人力增加達到近4,500人,全球人壽的淨值也會增加。在經營方面,資本適足率(RBC)會達到標準,且未來在資產規模大幅提升下,可望晉身台灣前十大壽險公司。
全球人壽表示,從1998年至2001年間,全球人壽陸續併購美國家庭人壽、全美人壽台灣分公司,以及概括承受安盛國衛在台所有保戶及相關業務,併購經驗豐富。
國華人壽標出 20年行政寬容 壓低賠付金額
劉宗志/新聞分析
拖了三年多,淨值缺口持續擴大的國華人壽,昨日終於順利標出。但是賠付金額高達883億元,相較當年金融重建基金(RBC)處理中興銀行五八五億元的賠付金額,整整多出近三百億元。不過,業界解讀,在行政寬容的措施下,讓此次賠付金額「低於市場預期」,也算給了金管會和保險安定基金一個下台階。
國華人壽在民國九十九年四月、五月二度標售,皆以流標收場;去年直接洽詢台灣金控接手,但是外傳台灣金控所算出的賠付金額高達二千億元,與金管會估計的七、八百億元金額差距太大而作罷;直到今年國華人壽重啟標售,吸引三商美邦、中信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等買家競標,最後由全球人壽出線。
在大環境不佳、利率低迷的環境下,國華人壽的淨值缺口持續擴大。所幸此次金管會祭出長達二十年的行政寬容措施,給予業界在計算資本適足率(RBC)的優惠,在與業者「拔河」議價的過程中,硬是把賠付金額由外界預期的一千億元,降到八百多億元,讓金管會心中的大石頭,終於可輕輕放下。
然而,國內壽險公司上半年有六家資本適足率不到200%,包括國華人壽、幸福人壽、國寶人壽、朝陽人壽、遠雄人壽及宏泰人壽。其中,除了遠雄及宏泰淨值分別有35億及62億元外,其餘四家壽險公司淨值都是負數。
保險安定基金接管的國華人壽,淨值缺口753億元;幸福人壽淨值缺口有211億元;國寶人壽淨值缺口205億元;努力要將淨值轉正的朝陽人壽,今年上半年淨值缺口約7億元。
雖然,此次國華人壽標售的賠付金額低於市場預期,但畢竟高達八百多億元的錢,也不是保險安定基金與金融營業稅特別準備金能夠全額負擔。剩下560億元的不足部分,只好再尋求銀行團聯貸來補足。
這些不足錢,未來也必須靠保險安定基金、金融營業稅特別準備金來逐年償付,至少需要七、八年才能償還銀行團。令人不禁要問,未來如有其他體弱保險機構要處理,保險安定基金手上子彈從哪裡來?相關責任也要探究。

2012-11-28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