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品貿易協商達成 ECFA就完整了
廖珪如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在即,貨品貿易協議也有望在年底達成,一旦順利達陣,兩岸ECFA實際上已具備FTA雛型。台灣若能把握當前兩岸關係和緩的契機,以ECFA為基礎和後盾,逐步參與區域整合,將是避免台灣被邊緣化的最佳途徑。
我方高層正是這樣盤算著。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兩岸簽署ECFA後,去年雙邊貿易額達1,000億美元,台灣順差達700億美元,雙方將於未來數月內針對「服務貿易」進行協商,若能在年底前完成「貨品貿易」協商,這樣就是完整的ECFA協議。
馬英九強調,台灣要以ECFA為起點,進而達到參與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整合的全球戰略。
前副總統蕭萬長四月初在博鰲論壇也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三點願景:「共同面對全球新局、共同構築兩岸願景,以及共同參與區域整合」。絃外之音,就是希望透過強化兩岸關係與合作,讓台灣能夠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習近平當時雖未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做出正面回應,但強調兩岸同胞一家人,他支持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加強經濟高層次對話協調、加快ECFA後續商談。
對於中國是否放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兩岸事務主管高層認為,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在ECFA後續協商包括貨品貿易全部談完後,台灣應該比以前更有機會參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或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事實上,近期大陸對台和經貿部門對於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組織的態度已較過去緩和,有關台灣與新加坡和紐西蘭洽簽經貿協議,甚至有大陸官員私下以「樂觀其成」回應。
目前,台灣與新加坡洽簽經濟夥伴協議(ASTEP),以及與紐西蘭的經濟合作協議(ECA)之協商已接近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簽署可望以台灣進入大陸市場之優惠條件,帶動其他國家與台灣洽簽經貿協議之意願。
2013-04-26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