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倒數民國120年 老人照護商機總動員

倒數民國120 老人照護商機總動員
洪瑞浩/郁傑營創顧問公司管理顧問
專家預估,到民國120年,台灣平均每18.5人就有1人需要長期老人照護,目前得到適當照護的老人比率不足20%
未來幾年,個人、家庭、醫院、政府與社會福利機構,能否從制度面與管理面著手,加速改變的範圍與速度,將決定能否安然度過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危機的關鍵。
借鏡日法老人照護
雖然近年陸續有社福機構與政府資源投入,推動國民年金、施行合格看護證照與外勞管理,設法改善長期照護制度的缺失與人力設備的不足,但整體調整幅度仍趕不上快速增加的老人需求,或可參考日本、法國等老人照護先進國家的制度與做法。
人口老化是日本政府施政首要考量因素。整合醫療保健與社會福利給付、落實預防醫學與在地化之居家醫療照顧、遠距照護與e化管理老人健康記錄、廣泛開發並善用便利輔具以節省照護人力等,都是可永續運作的措施。
法國有居家照護需要的國民,經核准由政府買單,委託家政公司到府看護,出門看病救護車免費或象徵性收1歐元,家中可安裝電動升降床,也可申請保健醫師來家中復健,夏天還可申請到公立安養院避暑。
落實在台灣,醫療機構與企業可行做法
強化藥品、病床、救護車、急診與醫護人員的管理,提升醫療品質與有限資源的運用效率。
加速企業創新,發展適合老人使用的照護輔具與雲端遠距照護設施,整合現代智慧生活科技於老人照護產業。
企業主鼓勵員工生育,提供產假、生產補助與子女教育津貼等額外獎勵。
政府做法有
中央與地方政府提出生育獎勵政策,給予年輕父母實質的生育補助與教育、稅捐、產假等優惠。
加強醫護人才與老人照護人力的培育,以實質個人薪資福利、機構貸款優惠補助、稅捐減免等,鼓勵企業與社福機構設立合格的醫學中心與社區老人安養中心;激勵更多專業醫師、看護、社工,從事老人照護產業。
外籍照護申請放寬
整合醫療保健與社福制度,實現公平正義與風險分攤的保險精神。
推動社區居家照護與遠距醫療,提高社會互助、減輕醫護負荷。
放寬為照護家中老人的外籍看護申請門檻,提高老人免稅額,將家庭照護人力納入稅捐減免,鼓勵家人與社區閒散人力就近投入老人照護。
延長退休年齡,鼓勵健康老人繼續生產,減輕勞動力的不足。


2012-07-05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